NEWS
时间:2019-04-30 10:26:33 来源: 作者:
本月,山西临汾一把手换帅,引人关注。去年,临汾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震惊全国。这个去年至今空气在全国持续垫底的地级市在本月初迎来省生态环境厅首任厅长董一兵,代理该市市长。一周前,董一兵去代转正,任临汾市市长。而在吉林,因治污不力,去年11月,任职刚8个月的吉林辽源市委书记王立平被免职,接棒者柴伟,也是吉林省生态环境厅首任厅长。
两名省级生态环境系统官员空降地方,对于改变临汾和辽源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加速推动地方生态环境治理,显然有着积极意义。不仅如此,生态环境系统官员在任用、提拔中日益受到重视,这对于当下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更有着深远的影响。
环保,一度被认为是比较尴尬的部门。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环保部门往往是“踩刹车”的角色,是地方生态环境的代言人。环保官员干的是好事、当的是“恶人”。这就导致在很长时间里,一个官员即便很优秀,但只要到了环保部门,往往意味着其职业官员生涯的终结。
此前,小说《霾来了》的作者、河北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曾直指环保局长升迁难,称有人宁愿调到边缘科室,甚至降职也不愿意干环保。无独有偶,2014年,《中国环境报》也曾刊发题为《谁来配强环保一把手?》的文章,呼吁给环保官员打开上升空间。
随着近几年生态环境部门地位的提升、生态环境治理重要性的凸显,生态环境系统官员的上升通道开始逐渐打开,不少生态环境系统干部主政一方、或转岗其他政府组成部门、或频繁调动升迁等个案越来越多。李春元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13年以后从生态环境系统岗位上升迁的干部增多,这是用人的导向,也是国家对生态环境工作高度重视的体现。
生态环境系统官员升迁不再难,这有助于提振生态环境部门士气,使得生态环境系统官员得以摆脱 “顶得住的站不住”和“站得住的顶不住”的两难,让他们更有信心、有底气积极履职,敢于打破束缚,顶住压力。生态环境系统官员上升渠道通畅、前途光明,反过来也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生态环境部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治理从来不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的事,而是牵扯到很多部门,有赖地方主政官员的理解、支持。如果主政官员对于生态环境工作缺乏发自内心的尊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专业性缺乏了解,往往不利于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甚至会陷入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多生态环境系统官员担任地方党政主官,不仅提高了生态环境工作在地方事务中的话语权,也更利于保障地方生态环境治理的专业性。
4月28日,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
绿水青山,离不开尽心尽责的守护者;科学治理,离不开专业而热诚的主政官员。因此,打开生态环境系统官员任职通道,是生态环境科学治理的重要体制性支持,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终结“环保官员悲观论”,让更多优秀生态环境系统官员脱颖而出,担当大任,这不仅是生态环境之福,也是国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