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时间:2019-01-15 18:53:27 来源: 作者:
在近日刚刚召开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奖励的民营企业数量增多,超过国有企业。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领域,民营环保企业的创新成果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到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覆盖水、气、土等各领域,正在通过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产学研用,努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民营环保企业成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科技创新支撑环保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记者梳理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在获奖名单中,而且民营企业数量超过国有企业。在国家科技进步奖134项通用类获奖项目中,75%的项目有企业参与,其中1/3项目由企业牵头完成。2018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中共有303家企业,占获奖单位总数的47%。
记者同时发现,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285个获奖项目中,19项环保技术获奖。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到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都有一批创新成果产出,实现了对挥发性有机气体、焦化废水、多金属废酸、微细矿物颗粒、废旧聚酯、电子废弃物、建筑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化治理。
而在这些获奖环保项目的背后,民营环保企业贡献突出,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亿利集团、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榜上有名。
“民营环保企业正在成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作为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姚向阳表示,我国环保行业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普遍偏小,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研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及关键产品,才能增加企业的盈利点和盈利能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来自格林美的观点认为,因为机制体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民营企业一直是创新活跃的群体,民营环保企业同样如此。恶性竞争做不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才能支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的惊涛骇浪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近日指出:“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实施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举措。”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举措的激励下,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研发人员占比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是,各行业在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意识都在增强,进行相关技术创新的企业数量也在增加。
比如,纺织领域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项目,紧密围绕我国废旧聚酯资源循环再生发展战略需求,立足自主创新,以废旧聚酯资源综合利用最优化、加工高效清洁化、产品高品质高值化为目标,成功构建了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体系。
技术研发是企业的生命线
立足细分领域,深入研发自主技术,注重建立科研体系和人才队伍
目前,环保领域的民营企业以科技创新为立足点,大力投入技术研发,以扩大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此次获奖的企业,找准自身定位,在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深入精细,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在生态领域,亿利集团主导的“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面向国家风沙灾害与沙漠化防治的迫切需求,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青藏铁路、兰新铁路、敦煌莫高窟等风沙灾害防治,并在中国北方风沙灾害严重的库布其沙漠、科尔沁沙地等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亿利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文彪介绍说,30年来,公司以“科技为本,创新为魂”,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深处的一家小盐厂发展至今,正在推动生态相关领域的科技升级。
亿利集团在研发上堪称“重兵投入”,在集团层面建构了超过150人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340多项生态专利技术;培育了1000多个耐寒耐旱耐盐碱种子,建成中国西北最大的种质资源库。2019年,公司技术创新规划立项项目达到62个,包括建立全球沙漠大数据平台等。
在固废处理领域,格林美凭借“电子废弃物绿色循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公司董事长、中南大学教授许开华的带领下,格林美先后引进500名研究人才,从废旧电池开始,到回收处理电子废弃物,再到回收处理报废汽车、新能源材料再造与动力电池包再造,先后取得了近2000项核心专利。
2018年1月-9月,格林美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成为固废处理核心业务的少数百亿产业集团之一。
在水处理更加细分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和臭氧发生器制造领域,新大陆环保成为我国首个拥有主知识产权的130KG/h大型臭氧发生器制造商,建立了国家大型环保设备臭氧发生器国产化基地,一路领军行业发展。
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型高浓度“臭氧发生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消除了我国大型臭氧发生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20年的差距,实现了国产设备的出口。
“作为企业科技带头人,深感责任重大,因为公司的核心产品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技术研发是企业的生命线。”姚向阳表示,企业要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对此,新大陆公司全方位拓宽科技合作渠道,建立校企合作,公司与清华大学、福州大学建立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
格林美则积极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领军人才——优才——技能人才”三层次人才体系,大力推进人才激励制度,发挥领军人才的“头雁效应”,激发绿色创新活力。
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一方面进行校企合作,一方面主动承担科研课题,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有了创新技术和科学成果,如何转化才是关键,校企联合能够加速创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记者发现,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中,大多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以上述几家企业为例,亿利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格林美与清华大学合作、新大陆环保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力度。
同时,企业主动承担科研课题,建立内部研发中心,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加直接地应用于产业。
比如,新大陆环保承担了4项国家863科研课题,获得100多项国内专利和8项美国专利。公司还是我国“十二五”水专项大型玻璃电极臭氧发生器国产化的承担单位,具有快速实现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的能力。
格林美也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省级重大科技攻关计划达50项以上,解决了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等突出污染物绿色回收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先后在广东、湖北、河南、江西、江苏、天津、浙江、湖南、山西、内蒙古等10省市,建成16个城市矿山开采利用产业基地。
目前,公司正在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如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不仅创造了更好的科研环境,还大大提升了企业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能力。
亿利集团则走出一条“亿利库布其模式”之路,在传统治沙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了多种技术防沙治沙,并通过生态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经联合国环境署评估认定,亿利资源集团30年累计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
实际上,在环保领域,还有很多企业注重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高能环境凭借“地下水污染阻控与多级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这一技术针对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需求,突破了地下水分级分区强化修复技术、材料和装备,已在全国40多个省市60余项环保工程中应用。
博天环境则凭借“城市重污染水体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获得优秀奖。2014年以来,公司联手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城市黑臭水体形成机制”、“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流域综合治理方式”等流域治理的重点技术难题,设立了系列研究课题。目前,众多产学研合作研究课题成果已经在海南海口、广东肇庆、山东临沂等项目中实现转化。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环保行业建立起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将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基础,提供技术支撑。